故宫,中国明清两代皇家宫殿,代表了中国宫廷建筑的最高水准,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每天吸引数以万计中外游客慕名而来。但如今,故宫仍有部分未开放区域,保留着一丝神秘色彩。
在故宫的西北隅,有片区域被总称为"中正殿"。以中正殿为中心,自南向北分布着宝华殿、雨花阁、樊宗楼等十座藏传佛教殿堂,构成了故宫内唯一全部由佛堂组成的建筑区。这些现存的佛堂一直处于封闭状态,未向游人开放,雨花阁便是其中的一座。
在乾隆时期,宫中建造了两座独立的影堂分别用于纪念六世班禅和三世章嘉活佛。所谓影堂,是指挂供死者画像的纪念堂。六世班禅和三世章嘉的影堂内分别供奉有二者的画像、银造像及有关的纪念物。影堂位于内廷西北中正殿院内,在雨花阁西配楼和雨花阁东配楼。西配楼是六世班禅的影堂,东配楼是三世章嘉的影堂。二者东西相对矗立于雨花阁前。
"1780年乾隆皇帝七十大寿时,六世班禅专程从西藏日喀则扎什伦布寺赶过来为乾隆皇帝祝寿。六世班禅是藏传佛教领袖之一、"精通五明的学者",当时他在紫禁城的"中正殿"、宁寿宫等多处佛堂做了佛事。后来,六世班禅在北京黄寺圆寂了。乾隆皇帝很难过,敕建黄寺清净化城塔,安放他的衣冠。还命专人画了他的像,六世班禅的奏书及贺礼。班禅画像完成,乾隆下旨着配紫檀木边查亮玻璃一块镶安,得时安挂在为自己归政后颐养天年所建的宁寿宫无倦斋里,以为朝夕相念。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又画得四张班禅画像,乾隆下旨将画像镶锦边,安玉轴头,由大学士董诰拟写汉字说语,照汉字说语写满洲、蒙古、西番字样。四张画像于二月初十日装裱完工,乾隆下旨画像四张俱不必在佛箱收供,一轴配红木插盖匣一件,交中正殿西配殿安供,其余三轴,在法源楼、热河紫浮、须弥福寿之庙各安供一轴,目的是为了使其具有佛一样的地位,与唐卡一起供奉于寺庙之中,作为众信徒膜拜归附的象征。
乾隆皇帝住在宫中的时候,每天早上,从养心殿过来,一个殿一个殿烧香,一直到后花园,然后走到他的办公地乾清宫去吃早饭,每天都如此。足见这个佛堂区对他有多么重要。
图为六世班禅为乾隆祝寿时所献的右旋海螺
图为六世班禅贡品内填珐琅嵌宝石盖罐
图为六世班禅贡品嘎布拉念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