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元”《一代圣师》电影筹备组沿着大师足迹,感受六世班禅爱国情怀!(二)
2018-08-02来源:

《一代圣师》电影剧作筹备组西行考察之旅开启行程二 ,阿拉善左旗—银川—塔尔寺—丹葛尔古城—东科寺—青海湖。

2018年4月23日车程六小时从鄂尔多斯来到深藏在阿拉善左旗群山草原中的福音寺。该寺建于内蒙古阿拉善盟贺兰山上,是阿拉善王之子在皈依六世班禅后创建的,是阿拉善民众宗教朝觐的重要场所, 原名“准黑德”,建于清嘉庆九年(1804)。嘉庆十一年(1806),阿拉善第五代王玛哈巴拉以工程告竣上报于理藩院,嘉庆皇帝赐名“福音寺”,从此,便函以“福音寺”之名著称于世。

640.jpg

福音寺

640.jpg

大经堂中祈福

640.jpg

福音寺

4月24日从阿拉善左旗出发车程两小时来到广宗寺,广宗寺藏名“丹吉楞”,俗称南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左旗巴润别立境内,贺兰山西麓的一个山谷之中,距巴彦浩特镇东南23公里左右,由二十余座建筑群组成。其整个建筑气势宏伟,富丽堂皇。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大经堂、黄楼寺等,号称是藏传佛教寺庙阿拉善第一大寺,寺中供奉着六世达赖的灵塔。山门上标称的名字是广宗寺,藏文称作噶旦丹吉林,意为兜率广宗洲。这里原有寺院二十八座,其中八座拥有清帝或民国大总统授予的寺名匾额,因此也有八大寺之说。

640.jpg

广宗寺

640.jpg

寺里师父在讲解

640.jpg

六世达赖喇嘛舍利塔

640.jpg

当我们一行在后山供奉六世达赖喇嘛舍利宝塔的金塔前时,塔上的铃铛叮当作响,密布的乌云突然打开了一道天窗,温暖的阳光照在我们的身上,当年六世班禅曾到此地祭祀。

640.jpg

阿拉善的腾格里沙漠如此静美,碧蓝的天空,白云如松软般的棉絮,轻轻覆盖在金黄色的沙床上,我行走在天地之间,不过就是一粒沙子,如此渺小…

640.jpg

临别前,走进现代化的阿拉善博物馆,感叹上下五千年中华各民族的历史、文明与发展。

640.jpg

唐卡

640.jpg

蒙古牧民

下一站银川,4月25日车程两小时来到银川镇北堡西部影视城

640.jpg

4月26日上午8:17西宁,马不停蹄继续追寻六世班禅的足迹,塔尔寺里大师的印记无处不在。

640.jpg

塔尔寺

640.jpg

剧本座谈

640.jpg

大师接引,无量愿行;三宝加持,佛法加被;殊胜之旅,法雨甘霖;菩提愿心,法喜充满!感恩一路给予《一代圣师》考察创作筹备组帮助支持的众菩萨们,完成大师宏愿是我们共同的心愿,愿一路同行。

````0.jpg

`1111.jpg

1213123123.jpg

静房寺藏语称“曲噶尔静房”。位于湟中县治鲁沙尔镇西南9公里处,在今马场乡西6公里的静房村北山坡上。传宗喀巴大师的启蒙师曲结·顿珠仁钦(1309一1385),曾经在半山坡上的石窟中闭关修行多年。

640.jpg

宏觉寺班禅行宫

清乾隆四十四年六(公元1779年),六世班禅额尔德尼华丹益西应乾隆帝之邀请东行,途经青海时,居住塔尔寺和宏觉寺,长达5月之久,期间为广大僧俗举行了盛大法会。之后乾隆皇帝把宏觉寺赐予六世班禅,从此,宏觉寺成为历代班禅大师驻青海的重要弘法道场。后由六世班禅交给第二世嘉木样•久美旺布管理,成为了蒙藏高僧和地方官员商谈重大政教事务的主要场所。

1.jpg

宏觉寺班禅行宫

2.jpg

宏觉寺

4.jpg

丹葛尔古城

4月26日行程丹噶尔古城—东科寺—青海湖。当年大师一行翻越哈金达巴山时,西宁藏族商人身着盛装,手持香料与排列于丹噶尔城道路两旁的汉人手持供物,鸣奏乐器热烈欢迎。大师等通过彩门,在城中心新建的公馆下榻。

1.jpg

东科寺亦称“东科尔寺”、“洞阔寺”,都是藏语的译音名称。

六世班禅被东科尔图旦谢珠林僧人迎请到大经堂设宴招待,总督等大小官员献礼物,受大师赏赐。当时,因诸随从人员不适内地气候,多出痘疹,大师传授《山居叶衣佛母修念随许法》,进行诵经禳灾。

2.jpg

顺治五年(1648年)东科寺由四世东科尔嘉羊木措,建于城东西石峡口,历时三年,建筑式样纯属藏式。雍正六年罗卜藏丹津反清,寺院化为灰烬。雍正十一年五世东科尔索南嘉措将东科寺移建于现在的位置。乾隆皇帝特赐金匾“特普夭邪丹书林”又赐名“嘉善寺”。

3.jpg

青海湖

4.jpg

青海湖

5.jpg

青海最后一站藏医文化博物馆。

行程三待续:日喀则—萨迦——南木林县—拉萨—羊八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