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先生演讲实录(一): 序《中国文化与今天的时代》


追随南师的足迹

共寻传统文化的智慧精义

书院将特别刊载

南怀瑾先生《中国传统文化与大众传播》

演讲实录系列连载

微信图片_20210406115000.jpg


连载(一)

《中国文化与今天的时代》

                                         ——太生代为序



      六年前,一位九十多岁的老人来到江苏吴江太湖边,在那芦苇环绕的地方,兴建一座大学堂。

      六年土木,昔日芦苇荡,如今早已楼宇巍峨,芳菲遍地。更有国内外精英汇聚,听九十高龄的先生传道授业解惑。

      先生,就是我一直尊重的南怀瑾老师;大学堂,就是南先生创办于太湖之滨的传道之所——太湖大学堂。

      曾问先生,为何倾此心血,在一个鸟儿也不生蛋之地建起大学堂?

      先生似答而非答: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代,这是怀疑的时代;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面前有着各种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似乎终于明白先生的本意。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人类迎来了历史上最幸福的时代;但是,人们为了生存而忙碌,为了欲海难填而烦恼;从精神上看,又是有史以来最为痛苦的时代。人类正面临新的危机。

      先生常常说,以他一个老年人的经验,读了一辈子书,看到宇宙人类只有一个字,那就是“变”。

      当今世界,纷纷云云,太多人抱有救世之心,可谁又真有求变之道?一如知名的“学习型组织”的倡导者彼得·圣吉先生所说的那样,在南老师的太湖大学堂,我们“上了一次谦卑与中流砥柱的课,和蔼优雅的人,古老的文化和智慧。”

      彼 得·圣吉说:我们带着强烈的轻灵感离去。心灵煅练,灵魂煅练,身体煅练——使我们更加人性化。

      那么,我们呢?我们这些在中国传统文化浸淫中长大的中华子孙,去哪里又如何寻找那份安宁?

     南老师说:得学会在内心深处找寻安宁,外面找不到它。

      南老师还说:凡事我但尽心,成功不必在我。

      我们,已有答案。